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今日icp许可证资质更新-寅森企服

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


更新时间:2025-04-27 08:31
发布:2023-02-09 编辑:魏子 浏览:16208
摘要: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寅森企服网为您介绍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的相关内容介绍,欢迎您收藏本站以便日后快速找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的精华内容。

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

大家好,魏子来为大家解答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的相关ICP许可证知识。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

算法步骤:利用二次曲面逼近方法求每点的方向矢量以及曲率;根据曲率确定特征点集;根据方向矢量调整对应关系,从而减少ICP算法的搜索量,提高效率。

算法的创新点:针对目标函数,引入Niloy坐标框架,可根据点云距离调整收敛速度和精确配准精度。

简介:

通常获取被测物体的三维点云时,由于光的线性传播特性,光学设备每次只能测量到物体局部坐标系下的部分表面,并且出现平移错位和旋转错位。因此,配准迫在眉睫。点云配准技术有:手动配准、依赖仪器的配准、自动配准。通常意义上的点云配准是自动配准技术。在进行精确配准之前,初始配准的意义在于缩小点云平移以及旋转误差,提供给精配准良好的初值,以提高配准效率和趋势。精确配准使得点云配准误差达到更小,不能说最小。

程序中,首先利用PCA进行初始匹配。对于精确配准,采用基于曲率的特征点的改进ICP算法,结果表明降低了搜索复杂度,提高了算法效率,可使用于海量点云数据的配准。

在改进的ICP核心步骤中,采用Niloy坐标框架,把曲率引入目标函数的计算,根据点云距离有效的把目标函数从点到点的计算,过渡到点到面的计算,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快的速度。

初始配准:

点云

是N维数据,均值和协方差矩阵分别为:

协方差矩阵cov的特征向量,即为点集P的主轴。由于初始配准,会出现坐标轴的两个方向相差180°的情况,可计算包围盒的重合体积,如果大于某一个设定容差,则两片点云大致重合,反之,则发转参考坐标系再次测试。

精确配准:

ICP是最常用的精配准算法,在每次迭代的过程下,对数据中每一点,在模型点云中寻找欧氏距离最近点作为对应点,通过对应点对,使得目标函数最小化。

从而得到最优的t和R。

ICP算法的缺陷:要求数据点云里的每一点在模型点云上都要有对应点,为寻找对应点,算法需要遍历模型点云的每一点,配准速度慢,并且易陷于局部最优解。

ICP算法改进原理:

计算方向矢量

对一点Pi,方向矢量等价于该点与其邻域Nb(Pi)的最小二乘拟合平面的法向量n(Pi)。则点Pi与拟合平面的误差可以由点Pi和平面内点的连线与点Pi的点积求得。误差矩阵定义如下:

其中o是Nb(Pi)的质心:

当Err最小时,n(Pi)的值为拟合平面的法向量,此问题可转化为求取协方差矩阵的最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问题:

上式 ,其最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就是所求点的方向矢量n(Pi)。

曲率计算

利用MLS算法计算点云每一点的高斯曲率和平均值曲率。MLS是沿向量场 n(x)方向,能量函数e(y,a)的局部最小值。

其中:y-位置向量;a-方向向量;Vi-法向量;qi-点集Q中的点。

则有:

坐标变换计算

对n组对应点集合P’和Q’,坐标变换的计算实质是使得目标函数最小化:

最小化得到最优的t和R。Niloy定义的距离函数把曲率引入目标函数, 能有效的把点到点过渡到点到面:

此目标函数重新定义了坐标框架,

表示沿框架坐标轴的坐标分 量。在该框架坐标系下,以模型点qi为原点的框架距离定义为:

其中,

表示

方向的曲率,d表示两点的欧氏距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别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1091218940@qq.com


Tag:

本页标题:ICP算法改进--基于曲率特征


本页链接:http://cn.dfyuhang.com/icp/133.html

寅森508网
QQ在线咨询
客服咨询
微信号
1091218940
请您留言

留言通道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