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借壳哪家公司上市(顺丰速递借壳上市):今日财税知识资质更新-寅森企服

顺丰借壳哪家公司上市(顺丰速递借壳上市)


更新时间:2025-04-29 02:47
发布:2023-09-04 编辑:Cattree 浏览:9158
摘要:大家好,由投稿人为大家解答顺丰借壳哪家公司上市(顺丰速递借壳上市)这个热门资讯。顺丰借壳哪家公司上市(顺丰速递借壳上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顺丰借壳哪家公司上市(顺丰速递借壳上市)

大家好,由投稿人为大家解答顺丰借壳哪家公司上市(顺丰速递借壳上市)这个热门资讯。顺丰借壳哪家公司上市(顺丰速递借壳上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顺丰借壳哪家公司上市的

一、


“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2016年4月,顺丰老板王卫一改往日的低调,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怒不可遏的消息,这句狠话迅速刷屏网络。

王卫为何如此愤怒呢?

因为一天前,顺丰的一位快递小哥,在北京市东城区骑三轮派件时,和一辆小轿车发生剐蹭,车主一下车就破口大骂,并连抽快递小哥6个耳光。被打快递小哥不仅没有还手,还连连道歉,视频被录下,迅速传遍全网……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看完视频后表示:

“我出修车的钱,包含他(打人司机)开出租车的时间损失费,一分钱也不少他的。附带一个合理的要求,把他打快递小哥的每一巴掌都打回去。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网友们也都义愤填膺,纷纷为被打快递小哥撑腰……

消息传到顺丰老板王卫耳里,他就发了这样一条霸气十足的朋友圈,发誓要替挨打员工讨回公道。

无数网友纷纷点赞:这特么才是老板该有的样子。

最终,顺丰公司出面交涉,打人者因涉嫌寻衅滋事,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天。

一年后,顺丰借壳鼎泰新材在深交所完成上市,股票更名为顺丰控股。上市那天,王卫还把那名被打的快递员带去,见证了敲钟仪式……

其实,此前顺丰老板王卫很低调,很神秘。


二、


1970年,王卫出生于上海,父亲是空军俄语翻译,母亲是大学老师,家境相当不错。

7岁时,王卫跟家人迁往香港,高中毕业后,就跑到广东顺德一个叔叔手下,做起印染小工学手艺。

彼时,香港数万家制造工厂向内地转移,一多半落户在珠三角地区附近,使得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信件往来,变得十分频繁,但是,邮寄又需要两三天时间,效率很低。

叔叔的印染生意在香港的订单越来越多,但要把印染的样品寄到香港给客户确认,往来时间很长,为了提高效率,就在码头边求人帮忙捎带。

年仅20来岁的王卫,长期替叔叔处理此类业务,往返两地,对两边的情况很熟悉,不少熟人也让他顺风捎带信件和样品,以解燃眉之急。

一来二去,找他帮忙“顺风”捎带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他不得不用拉杆箱来装信件,当拉杆箱都拉不了时,王卫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

于是,他经常骑着摩托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将收取的一大堆包裹绑在后座上,为两边捎货,赚取收益,被称为“水货佬”。

1993年,23岁的王卫“捎货”业务越来越忙,便决定把这事当成主业干,从父亲那借来10万块钱,和5位小伙伴在顺德成立顺丰,干起了快递生意。

由于做事靠谱,只做中高端快递市场,避开了和大公司竞争,又有比较丰厚的利润,还打通了各方面的关系,再加上顺丰赶上了经济蓬勃发展的顺风车,业务发展得顺风顺水。

短短几年过去,王卫就敢跟国企巨头对着干……


三、


那几年,大陆经济蓬勃发展,香港与内地贸易进入蜜月期,往来信件暴增,王卫的生意十分火爆,一年豪赚几百万元。

25岁的王卫腰包突然鼓起来,飘了,有些“暴发户”目空一切的做派,恨不得告诉全世界,我王卫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穷样子了,我也是有钱人了!

然而,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他就开始清醒了,甚至开始信佛,在家人的提醒下开始变得低调起来。不进则退,商业上的竞争也让王卫停不下来。

那时,中国邮政的EMS资源得天独厚,邮寄速度相对也比较快,但价格很感人,70元一件货!

王卫为了抢生意,一单只收40元,即便如此还有钱赚,这就是王卫当时的“割价抢滩”策略。

顺丰网点数量远远不及中国邮政,于是,王卫很快又使出了一记狠招。

1996年,顺丰以顺德为起点,采用合作代理方式,将业务辐射至广东各地及省外。

每建一个站点,就注册一个公司,归当地加盟商所有,允许他们差异化经营,这个策略让顺丰迅速霸占了珠三角快递市场,攻城略地的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一颗巨雷……

彼时,王卫是个超级工作狂,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也把手下的员工逼得一路狂奔。

一线业务员多干多得,也干劲十足,为了能赚更多的钱,他们马力全开,奔着24小时到货的目标,一路狂奔,在收发件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事故……

1997年,顺丰已包揽内地与香港绝大部分快递,前往香港的公路上,10辆快递货运卡车里,有7辆都是顺丰的。

在香港钵兰街,王卫运快递的几十辆大货车,将一条窄窄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以至于街坊老是投诉。顺丰的迅速发展,也让这条原本冷清的街道,变得异常热闹……

顺丰的存在,甚至让国企见了都要绕道走。

当时,国企巨头中铁快运的代表前往广东,与当地海关商讨,希望借京九铁路全线开通的机会,开通香港和广东的快递业务,却被婉拒。他们说:

“顺丰早已垄断整个业务,即便开了这条线,也拿不到足够的货源,赔钱。”

凭借着垄断地位,王卫赚得盆满钵满,连广东顺丰一线的业务员,在2000年,一月能挣上万元的都比比皆是。

挣钱是王道,也是最好的广告。其他地区看到广东顺丰的业绩,也像打了鸡血一样,纷纷加入到顺丰的网络,使其业务也迅速向全国蔓延。

顺丰攻城略地扩张速度是惊人的,但隐患也如影随形。


四、


一些加盟商受利益驱使,在承包区域各自为政,根本不听王卫调度,还有些加盟商在货运中“夹带私货”,严重影响品牌形象;有些加盟商甚至“拥兵自立”,当“土霸王”,甚至和公司对着干……

一时间,顺丰加盟店大有诸侯割据之势,王卫刚刚建立起来的庞大快递帝国,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品牌信誉遭到严峻挑战。

王卫当机立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铁腕出击,快速夺回顺丰的控制权。

他的办法也简单粗暴,直接拿钱砸:想留下来的加盟商,产权全部被顺丰回购,给予优厚条件改为直营,老板可以留下来继续做经理;如果不服从,那对不起,他直接斩断其与顺丰的业务往来,并在当地重新组建团队和网点……

从加盟改为直营,一夜之间让加盟商从“小老板”变成“打工人”,谁甘心呢?

这一决策,动了加盟商们的蛋糕,因此,有人对王卫实施威胁、恐吓,甚至有人悬赏重金,动用香港黑社会追杀他!

王卫十分强硬地回应:“我的命,你们别想拿,可你们的权力,我仍要收回。”

为防止意外发生,王卫更加低调,深居简出,拒绝媒体采访,就连他旗下的内刊都难觅其身影,创刊多年也只刊出过王卫的背影或模糊的侧面照……

不仅如此,他还将业务转移到家中,身边常有几个彪形大汉相伴,时刻保护他的安全。即便如此,王卫压力还是非常大,据传,有时他吃饭吃着吃着就会突然哭起来……

由于一线快递员的利益没有受到影响,王卫此番铁腕“削藩”,精准打击了那些不听号令的加盟商,经过多年整顿,也彻底将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王卫狠起来,连他爹都动!跟他创业10多年的父亲和姐姐,此番整顿后也都没得到一分钱的股份。

顺丰的直营模式在全国推行,网点不断完善,市场进一步扩大,成长为三通一达不可忽视的劲敌。

2003年,非典爆发,航空行业生意萧条,航空运价大跌,33岁的王卫再次抓住了壮大自己的机遇。

他和扬子江快运签下包机5架的协议,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这种全货机载重15吨,不断往返于广州、上海、杭州的3个集散中心之间,大大提高了顺丰的运转速度。

除了包下专机,顺丰还与多家航空公司签订协议,包下相关航线的专用腹舱运送快件。这些举措,成就了顺丰快递的快速和安全,提高了其品牌竞争力。

而这期间,又恰逢互联网高速发展,国内网购用户逐年攀升,订单爆发式增长,快递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

为了快速抢占市场,王卫曾先后9次将物业或者商铺抵押给银行,贷款进行扩张。

那时,王卫浑身都散发着冒险家的气质,有人评价他:

“王卫很勇,他有胆子不断扩张,赚10块再拿8块去开新商铺。”

在扩张这件事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王卫做不到的。


五、


2009年,顺丰建立航空公司得到许可,王卫一次性买下两架飞机,成为国内首家拥有自己飞机的民营快递企业,形成了高逼格的竞争点。

2010年,顺丰利润额达到130亿元,仅次于中国邮政,拿下全国18%的快递市场。

腰包鼓胀的王卫,又豪横了一把。

这一年,40岁的王卫耗资3.5亿港元,打破了当地地皮价格的纪录,拿下香港九龙塘喇沙利道地皮,自建两栋别墅,轰动一时。

香港《壹周刊》狗仔,为了摸清这位神秘的大佬,卧底香港顺丰总部,送了几天快递,费了很大一番周折,才拍到了王卫的照片,发表了《水货佬做到买屋仔,买757飞机》。

被港媒曝光后,据说王卫一度很不爽,但媒体对他所知仍然不多。

就连不少投资人,想约见王卫,都很难见上一面。据一位咨询公司的董事长透露,花旗银行在内的很多美国投资商曾打算花1000万美元的佣金,请中介联系王卫谈投资,但均遭到拒绝。

被王卫拒绝的还有马云。据说,马老板两次约见王卫,都被婉拒。

尽管没能合作,但马云仍对王卫表示佩服,他说:承认自己很难管好快递,最佩服的人是能管理7万基层员工的“顺丰”老板王卫。

而王卫管理一线员工的方法,除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外,也打感情牌,他内部讲话,告白员工说:“没有你们就没有我,感谢你们”,最重要的还是给予一线高提成。

2011年初,顺丰快递员月入1.5万元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顺丰多劳多得的模式引人羡慕。

同时,其直营模式也进一步发挥出优势,在同行们感慨“涨价找死,不涨价等死”之际,顺丰凭借其品牌优势,保证了较为丰厚的利润。

因为在业内,顺丰是公认的更快、更规范的企业,较早跳出价格战,主打服务品牌,单件价格高也被消费者接受。

每次有记者提起,顺丰营业额高居快递民企第一时,王卫马上就会说:

“不要讲这个第一,中国邮政的营业额比我们要高得多。我们在管理上还有很多不足,还要不断改进。”

事实上,王卫是个非常有危机感的人,有朋友评价他:

“他是那种三个月不调整就觉得要大难临头的人,所以他经常着急上火。”

顺丰是快递民企里,现场信息化管理能力最强的,有现成的物流网络,有航空运力优势,也有专业人才储备。

尽管王卫表示,融资就是一条不归路,走上这条路,就代表着再也无法按照自己完全自主的方式去设计并主导自己的事业,但他仍走上了这条路……


六、


为了上市,王卫一反低调的常态,出现了文章开头,他发朋友圈替被打的快递员出头的事。

他还接受了媒体采访,甚至还接受马化腾邀请,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和大佬们谈笑风生,罕见地在公众场合露面。

值得一提的是,顺丰上市后,王卫身家一度超宇马云、马化腾,但他可以豪掷14亿,给员工发红包,金额最低1888元,最高超过1万元。

当初说顺丰不会上市的王卫,为何食言了呢?


七、


王卫曾说:“上市无非是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

快递专家认为,王卫之所以食言,是因为单靠原始资本积累,想要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速度会很慢。

只有通过上市融资,加大装备投入,才能发展得更快。

数据显示,2015年,顺丰经营收入超473亿元,是圆通的4倍、申通的6倍。但其归母净利润为16.2亿元,是圆通的2倍多,申通的3倍多。和营收根本不成正比。

同时,顺丰资产负债率,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也许是诸多原因凑在一起,使王卫不得不向资本敞开怀抱。

然而,上市后不久,王卫就和马云闹翻了。

2017年6月,顺丰突然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的菜鸟,无法向天猫和淘宝等平台提供顺丰物流数据。

顺丰方面表示,导火索是对方先切断了丰巢的信息接口,“封杀”丰巢,并表示:“菜鸟之所以封杀顺丰,背后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

但菜鸟却回应称,“共同促进信息安全和消费者隐私保护。但顺丰、丰巢因为各种原因推脱,令人难以理解。”

双方互掐,像极了罗生门,神仙打架,遭殃的却是消费者和商家。

商家无法确定买家是否已经收货,买家也不能实时跟踪商品的物流信息。

有员工表示,阿里与顺丰积怨已久,不过此次大爆发罢了,毕竟,媒体曾透露,王卫曾拒绝过马云,马云也拒绝过王卫……

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召集双方高层协商,双方才恢复了数据,这场大佬间的纠纷才被平息。

2020年,疫情爆发时,顺丰业绩再度爆发。上半年实现营收711.29亿元,同比增长42.0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7.62亿元,同比增长21.35%。

王卫豪气顿生,又给员工发了5亿元红包!每位员工收获888元红包……

有钱,王卫也有烦恼。


八、


王卫回忆过去说,自己年轻时赚了很多钱,像个暴发户一样,花钱大手大脚,生活非常奢靡。

虽然很有钱,但精神很空虚。后来他找到精神寄托,就是信佛。

据说,王卫的办公室摆了八尊佛像。他说:

“我信佛,我认为,人的成就和本事是没有关系的。成就是与福报有关系,所以有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拥有本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赚到钱只是因缘际会而已。所以我认为,个人事业上的一些成绩不值得渲染。低调一点挺好。”

然而,上市以后,王卫再想低调也不行,因为新的烦恼也如影随形。

快递行业的内卷,同质化的竞争,严重拖垮了快递单票的价格;而且,上游合作方强势的议价权,也限制着快递价格的跌涨,顺丰盈利也出现了下滑。

王卫只能在股东大会上道歉,承认没有经营好……

为了提高盈利能力,顺丰由快递业务向零售业延伸,烧了不少钱推出“顺丰E商圈”“丰伙台”以及“丰e足食”等等,但成效均不理想。

为了突破,王卫一直都在跟公司员工强调:靠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宿命。

从便利店、无人货架、生鲜速配、智能物流、金融业务到产业集群,再到跨境电商,这才是顺丰的“星辰大海”。

但王卫的电商布局,也折戟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


九、


2022年,顺丰旗下跨境电商平台“丰趣海淘”的隶属公司,上海牵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

顺丰投资持股该公司48.93%的股权,为最大股东,顺丰董事长王卫间接持股24.86%的股权。顺丰控股的股价也出现了跌跌不休的状况,导致王卫的身家大幅缩水……

更加糟糕的是,顺丰的服务和口碑也遭到了公众的质疑。

今年9月,“顺丰寄丢20克黄金,保价八千只赔两千”的新闻,冲上微博热搜。

后来顺丰回应,已按照8000元的保价金额,全额先行赔付到账。

然而,这并非个例,广东一位女士称,价值11000元的苹果手机,被顺丰寄丢,顺丰根据保价只赔偿1000元。

此后,又有网友曝出,保价1.8万的单子,运输途中出现损坏,最后顺丰只赔500元……

这样的维权事件层出不穷,一次次将顺丰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期,在全面放开后的第一波疫情中,退烧药、抗原等药品,一药难求,因此,有不少人通过邮寄等方式为家人朋友提供紧缺的药物。谁知,顺丰快递在运输过程中,也屡次出现问题。

有网友称,自己邮寄的快递破洞,美林等药物被偷,再次将顺丰推上了热搜……

当然,出现同类问题的也不止顺丰一家,但这样的维权事件一再发生,无论怎么公关,对品牌形象的伤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如果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把口碑搞砸了,顺风就变成了逆风,再想挽回可能就很难了。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头条号

#头条群星10月榜#

顺丰借壳哪家公司上市的

最近,顺丰突然宣布一个大消息,将在香港上市!

作为快递行业当之无愧的巨头之一,顺丰速运此前发展得非常顺利,尤其是2017年顺丰速运借壳上市时,当时非常繁荣,市值一度超过万科和万科。当时的美的。成为当时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值最大的公司。



此外,随着接下来几年的发展,顺丰速运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股价不断上涨。到2021年初,顺丰速运市值也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500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也是快递中仅存的“通达”市值配送行业。企业只能面对加起来的市值,让人唏嘘不已。



然而没想到,仅仅2年过去了。顺丰速运市值经历了大幅下滑,目前已不足峰值的一半。近年来,顺丰速运通过建设机场、购买资产、拓展产业、投入大量资金来维持市场份额。尤其是国内快递行业陷入红海,多家快递公司不断涉足。国外快递市场也是一个竞争巨大的领域,顺丰快没钱了。

01

钱快用完了,但现在快递行业还在滚滚滚滚。借壳上市六年后,顺丰速运决定再次筹备香港联交所上市,筹划二次上市。成为快递行业首家“A+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对于公司来说。



8月1日,顺丰控股公告称,将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并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即自审核之日起18个月)选择发行选择权。并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或其他同意延期)。并列出。也就是说,顺丰速运有望在18个月内完成香港上市。也就是说,明年或者今年年底就会在香港上市。目前,顺丰速运拥有3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分别是顺丰速运(09699.HK)、顺丰置业信托(02191.HK)和嘉里物流(00636.HK),如果顺丰控股重新上市,将有四家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

在快递行业,顺丰速运是第二家两次上市的公司,但也是第一家A+H股上市的公司,因为之前两次上市的公司是中通快递,但中通快递选择了港股。和纽约股票。2020年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四年前,他们的第一选择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此次顺丰控股选择港交所上市,主要是为了“钱”。因为此次顺丰速运宣布,公司将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活动平台,强化国际化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

02随着快递行业的附加市场变成存量市场,几家快递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尤其是近十年来,快递增速持续下降,这也表明该领域的市场已经达到顶峰,下一步就是竞争。向上。顺丰速运也尝试拓展新业务来适应这一市场。除快递业务外,顺丰速运还包括供应链及国际、快递运输、冷藏运输及医药、同城快递运输及其他非物流业务等五个产业。目前在香港上市的顺丰速运正准备进军国际市场的快递业务,但没有资金,所以决定在香港上市。



现在看来,供应链和国际业务承载着顺丰速运的心愿,也是顺丰速运新增长点的主要发展线。2020年,顺丰创立丰网,但连年亏损,最终决定放弃。2023年,又以12亿的价格卖给极图,随后趁势投资极图。



极兔目前是东南亚最大的快递公司,同时也打开了拉美和中东市场。换句话说,这也是顺丰转战国际航线的一种选择。

过去几年,顺丰速运在国际业务上投入巨资,包括2018年与国际三大物流公司之一的DHL签署协议,斥资55亿元收购DHL香港100%股本。收购了DHL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供应链管理业务、管理团队以及运输和仓储技术设施。

2021年,又斥资146亿元收购总部位于香港的嘉里物流。拟以此为平台拓展海外市场,合作打造亚洲全球物流平台。



它还包括2017年与湖北省合作建立的以鄂州机场为核心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将于2022年7月开始运营,已陆续开通多个国家的国际货运航线。顺丰速运过去购买了大量货机。到2022年,自有和租赁的货机数量已升至97架,成为中国拥有最多私人货运航空公司的公司。

尽管顺丰速运发展迅速,但其债务也在快速增长。2018年至2022年,顺丰速运债务从347亿元增至1186亿元,资产负债率从48%增至55%。

债务增加了,钱也快用完了。如果香港上市成功,顺丰将获得另一个融资渠道,使其能够再次快速发展。

香港上市成功后,顺丰速运的发展将会发生多大变化?

顺丰速递借壳上市

图虫创意 图

截至5月22日收盘 宣布借壳后股价变化

借壳上市,作为上市的另一种途径,往往易受到投资者关注。

不过随着2016年6月证监会发布“史上最严借壳新规”,并购重组市场趋向理性,追逐热点、跨界并购的现象明显减少,借壳上市的热度也有所降低。

从方案数量来看,2015年、2016年启动借壳的公司分别有47家、19家,2017年远低于此前两年,还不到10家,而最后完成借壳上市的更是寥寥无几。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以完成借壳的时间为节点,2017年至今,共有19家公司完成借壳上市,包括东音股份、万邦德、天下秀、爱旭股份、奥赛康、协鑫能科、东方盛虹、贝瑞基因等公司。

2017年5月4日,是IPO日报诞生的日子,在成立三周年之际,IPO日报对2017年起借壳上市的公司进行盘点,看看与IPO日报一路成长至今的“新上市公司”的表现。

最贵借壳次新股

从借壳价格来看,居于首位的分别是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上述借壳事项的交易价格分别为504亿元、433亿元、357亿元。

2017年,三六零100%股权拟作价504.16亿元被置入上市公司,而江南嘉捷的全部资产将作价18.72亿元被置出上市公司。

本次借壳交易中,三六零全体股东给出了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内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亿元、29亿元、38亿元的业绩承诺,合计高达89亿元。实际上,2017年-2018年,标的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7.52亿元、35.68亿元,完成率分别为125%、123%。

三六零还是近年来借壳上市效率最高的一家公司。

2017年9月,江南嘉捷发布重大资产重组继续停牌的公告,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标的资产初步确定为互联网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的公司。2017年11月2日,江南嘉捷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同年12月29日,三六零借壳江南嘉捷的交易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的通过,从预案到过会仅仅过去56天。

同为行业中的佼佼者,顺丰控股、居然之家的借壳之路(从发布预案到过会)也分别耗费了5个月、10个月。

业绩承诺方面,2016年-2018年,标的公司实际实现的净利润为26.43亿元、36.5亿元、33.43亿元,业绩承诺完成率分别为120.96%、129.68%、95.85%。

顺丰控股表示,虽然公司在2018年未能完成当年的业绩承诺,但三年累计实现实际净利润为96.37亿元,累计业绩承诺完成率为113.54%。由于累计实现的实际净利润数已达到累计承诺净利润数,根据《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及其补充协议,交易对方无需向上市公司实施利润补偿。

多数完成业绩承诺

与一般的定增收购一样,借壳上市也会作出业绩承诺,以确保标的公司估值的合理可信。

记者统计发现,多数借壳上市的公司均能完成业绩承诺,而业绩承诺完成率最高的三家公司分别是晶澳科技、领益智造、中公教育。

据悉,晶澳太阳能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生产光伏产品的公司,产业链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成立两年后,晶澳太阳能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由于彼时净利润持续下滑,2018年7月,晶澳太阳能正式私有化,从纳斯达克退市,退市时总市值为23.79亿元。

退市一周后,天业通联就宣布,确定与晶澳太阳能进行重组。预案显示,天业通联以75亿元定增收购晶澳太阳能100%股权。

在本次交易中,晶澳太阳能作出业绩承诺,2019年至2021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亿元、6.5亿元、7亿元。从其完成情况来看,2019年晶澳太阳能合并报表中扣非归母净利润12.83亿元,业绩承诺完成率高达213.91%。对此,公司指出,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报告期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加大,出货量增加,毛利润率提高。

此外,领益智造和中公教育两年的业绩承诺平均完成率分别为135.18%、126.44%。

需要指出的是,领益科技虽然超额完成了业绩承诺,但是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借壳江粉磁材后的首年(即2018年),领益智造在营收同比增长133.48%的背景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亿元,同比下滑140.41%。

其中,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8.06亿元,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资产减值损失包括江粉磁材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款计提坏账准备9.51亿元、东方亮彩对金立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2.05亿元,以及对反向购买原上市公司形成的商誉减值2.86亿元等。

借壳白马股爆雷

有人欢喜有人愁。在多数借壳上市的公司均能完成业绩承诺的情况下,有那么一家借壳上市的公司突然“爆雷”了。

2017年,开药集团以78亿元通过借壳辅仁实业正式上市,公司名称自此改为辅仁药业。借壳上市完成后,辅仁药业的业绩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借壳主体开药集团也完成了业绩承诺,公司一度成为被市场追捧的医药白马股。

然而,2019年7月,辅仁药业发布公告称,原拟于2019年7月22日发放2018年年度现金红利,所需现金分红总额约6271.58万元,因公司资金安排原因,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发放红利。但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辅仁药业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2.15亿元,货币资金余额由2018年年末的16.56亿元上升至18.16亿元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辅仁药业在2019年3月末账上的货币资金18.16亿元,4个月后却拿不出6000万元的分红款?

自此,证监会展开对辅仁药业立案调查。不久后,辅仁药业自爆称,公司存在关联方借款,公司及子、孙公司的部分债务出现逾期,银行资金被冻结的种种情况。如今,公司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16年9月,原辅仁药业董事总经理邱云樵的妻子武娇娇曾向证监会实名举报开药集团的借壳交易存在重大的财务造假行为。武娇娇称,开药集团涉嫌财务造价,虚增净资产17亿元,虚报利润14亿元,开药集团偷漏所得税10亿元,辅仁集团偷漏税至少20亿元。

很快,证监会受理了该举报,并临时叫停了原本即将开始的开封制药借壳上市重组过会安排。不过,最终该起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仍是获得通过。

股价平均涨200%

一般而言,如果上市公司宣布被借壳,其股价将会迎来一波暴涨。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今完成借壳上市的19家公司宣布借壳后最大涨幅的平均值约为200%。

其中,借壳后股价涨幅最大的是中公教育。在宣布借壳前一个交易日,亚夏汽车的股价为3.42元,随后一度涨至29.01元,涨幅高达748%。截至5月22日,中公教育的收盘价为26.84元,距离借壳前一个交易日仍上涨了685%。

第二名是三六零,在宣布借壳前一个交易日,江南嘉捷的股价为8.73元,随后一度涨至66.44元,涨幅高达661%。紧随其后的是天下秀以及顺丰控股,借壳后最大涨幅分别为494%、460%。

而以5月22日收盘价来看,中公教育的当前涨幅最高,其次是刚刚摘帽的天下秀。而ST辅仁由于爆雷,5月22日股价仅有3.88元,距离宣布借壳前一个交易日已经下跌80%。

顺丰的借壳上市对其他企业有何启示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沈右荣

物流巨头之一的顺丰控股(002352.SZ)继续快步前行。

3月18日,顺丰控股2020年度报告出炉,公司不负众望,经营业绩继续亮丽。2020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539.87亿元,同比增长逾三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73.26亿元,同比增超两成。

2016年,顺丰控股以433亿元的价格借壳鼎泰新材,成功登陆A股市场。上市以来,公司实现了快速增长,四年之间,营业收入增长近千亿元,净利润也增长了30多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顺丰控股频频进行产业、技术、市场布局,目前,已经与“通达系”、京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虽然看似只是一家物流公司,但顺丰控股在技术更新方面的投入不少。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达77.21亿元。截至2020年底,公司投入的研发人员超6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4.99%。

独特稀缺的智慧物流网络是顺丰控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构建的“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使其在业内具有领先优势。目前,公司业务已经覆盖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

扣非净利四年翻一倍

顺丰控股经营业绩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

2020年度,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539.87亿元,同比增加417.94亿元,增幅为37.25%,远超行业平均值17.30%;净利润为73.26亿元,同比增长26.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61.32亿元,增幅为45.74%。

2020年度,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顺丰控股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释放出较强的竞争力。全年,公司速运物流业务达81.37亿票,上年为48.31亿票,同比增长68.46%。速运物流业务票均收入17.77亿元,票均收入同比有所下降,降幅为18.99%。

对比发现,扣非净利润增速超过营业收入。公司称,一方面,业务量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规模效益凸显。公司有节奏地推行运营模式优化(包括快慢分离等措施),提升了全流程运营效率。同时,受益于公司持续在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技术上的投入,助力组织精简及管理高效,管销费用率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公司经济快递及快运等陆运产品增长迅猛,业务占比大幅提升。

费用方面,去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22.52亿元、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7%、19.60%,二者增速均低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

其实,受疫情影响,去年一季度,顺丰控股的经营业绩有所下滑,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9.59%、28.16%。

2016年,顺丰控股完成借壳上市,上市以来,经营业绩实现了稳步增长。2016年至2019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74.83亿元、710.94亿元、909.43亿元、1121.93亿元,同比增长19.50%、23.68%、27.60%、23.37%,均保持了较快增长。

上述同期,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41.80亿元、47.71亿元、45.56亿元、57.97亿元,同比变动279.55%、14.12%、-4.57%、27.23%。除了2018年因产业布局投资较大导致净利润小幅下降外,其余年度均快速增长。同期,扣非净利润基本上与净利润同步,分别为26.43亿元、37.03亿元、34.84亿元、20.79亿元。

纵览顺丰借壳上市以来的经营业绩,四年间,营业收入增加近千亿,扣非净利润增加34.89亿元,翻了一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借壳重组时,交易双方约定,2016年至2018年,顺丰控股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1.85亿元、28.15亿元、34.88亿元,合计为84.88亿元。实际情况是,三年业绩承诺期,顺丰控股合计实现净利润96.36亿元,超出承诺数11.48亿元。

五年投入94亿研发

物流公司不再是一家简单的运输公司,而是科技赋能的科技型、智慧型综合物流服务商。顺丰控股每年都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技术更新。

年报显示,2020年,顺丰控股科技投入金额为42.73亿元,比上年增加6.05亿元,增幅为16.49%。其中,研发投入30亿元,同比增长16.97%。

2016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5.61亿元、11.67亿元、21.56亿元、25.65亿元,逐年在增加。加上2020年,借壳上市后的五年,研发投入合计达94.49亿元。而在2015年,借壳上市前一年,其研发投入为4.25亿元。

研发人员方面,2018年至2020年,顺丰控股投入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5139人、5058人、6089人,分别占当期员工总数的3.80%、4.41%、4.99%,占比逐年上升。其中,2020年的研发人员数量比2019年增加1031人。而在2015年底,借壳上市之前,顺丰控股的研发人员数量为1795人,占员工总数的1.47%。

上述数据表明,借壳上市以来,无论是在研发的资金投入,还是人员投入,顺丰控股均在逐年增加,2020年的研发投入金额和研发人员数量均较借壳上市之前增长了好几倍。

顺丰控股的巨额研发资金投向了哪里?年报披露,近年,公司积极投入各项智慧物流建设,旨在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学习、智慧物流地图、智能设备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引领物流进入智能化、可视化、精细化、数字化的新时代,提升运作效率,助力企业价值升级。

顺丰控股称,公司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物流地图等科技前沿领域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拥有领先的物流科技能力,构筑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其还构建了稀缺的“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综合性物流服务网络,在物流、包装、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实现了智慧化。一方面赋能内部经营,提升网络效率,推动智慧物流全面升级,另一方面赋能行业客户,助力客户降本增效,形成开放共赢生态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公司称,受益智慧化,其在快递企业总体满意度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二级市场上,顺丰控股的快速发展得到了投资者认可。去年初,公司股价为37.19元/股,今年2月18日最高达到124.70元/股,近段时间有所回撤,3月18日,股价为91.70元/股,较去年初也翻了一倍多。目前,其市值为4178.26亿元。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顺丰借壳哪家公司上市(顺丰速递借壳上市)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特别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1091218940@qq.com


Tag: 哪家

本页标题:顺丰借壳哪家公司上市(顺丰速递借壳上市)


本页链接:http://cn.dfyuhang.com/cszhishi/138047.html

寅森508网
QQ在线咨询
客服咨询
微信号
1091218940
请您留言

留言通道

在线咨询

Online 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