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也称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专精特新认定的条件、相关政策、各地办理指南我司官网已经介绍很多,今天小编汇总一篇2022年专精特新盘点的文章,希望通过各种数据为您办理专精特新该称号有个更深的认识。dttc-icp.com为您带来更多专精特新文章。寅森企服为您专业代办。
一、2022年专精特新概述
2022年3月,“专精特新”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中央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规格越来越高、措施力度越来越大。
2022年6月,工信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分层分类分级指导,坚持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
而在2022年8月,工信部公示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和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公示名单,各城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再次提升,多座城市新增“小巨人”数量超出前三批总和。
这无不表明,我国正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2019年至今,工信部已先后公示了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8997家。同时,各地2022年也在梯度培育和政策、资金支持上继续发力,以继续引导更多企业进入专精特新领域,并为专精特新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二、2022年专精特新数据
从省份来看,浙江、广东、山东、江苏、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福建、四川、河北等省份在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均超过100家,表现较为突出,多个省份第四批“小巨人”企业新增数量超出前三批总和。
湖北2022年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上“异军突起”,算上第四批公示的名单,湖北共有478家“小巨人”企业。而在前三批名单公示时,湖北“小巨人”企业数量为172家,仅占全国的3.6%。过去一年,湖北专精特新企业后发争先,整体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总量上升至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在全国占比提升至5.26%。
从城市来看,2022年北京、深圳、上海、武汉、杭州、重庆、苏州、宁波、成都、合肥、长沙、嘉兴、厦门、天津、南京、台州、温州、无锡、广州、青岛新增“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列全国前20,其中北京、深圳、上海、武汉、杭州、重庆、苏州、宁波8市新增“小巨人”企业数量过百家。
深圳在2022年度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增数量重回前三,新增276家“小巨人”企业。作为一座高度市场化的城市,深圳的中小企业活跃度达全国之最,这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提供了广阔市场。同时,深圳专注自身优势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深圳获批企业主要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以及基础软件等领域。按照第四批公示名单,深圳已经超额完成了曾经提出的在2022年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0家的目标。按照规划,深圳在“十四五”期间将力争发展1.26万家国家、省、市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武汉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158家,紧跟北京、深圳、上海之后,排名上升至第4位,在数量上突飞猛进。武汉此次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图谱,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主要集中在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武汉支柱产业链上;二是本地企业特别是老牌企业积极响应——仅从数据看,武汉158家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中,注册时间在2002年以前的就有42家。
同时,武汉无论是科研还是产业都具有坚实基础。数据显示,2021年,武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为近9年来最快增速,尤其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6%。截至2021年,武汉共有9151家高新技术产业,2020年R&D研发投入强度为3.51%,在中西部城市中仅次于西安。
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多座城市均在数量上取得较明显的进步。例如,杭州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155家,位次从全国第17位上升至第5位;苏州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123家,位次由全国第21位上升至第7位;嘉兴2022年新增“小巨人”企业71家,跻身全国前20行列。
综上所述,关于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2022年数据大盘点文章,如果您需要办理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或者想更多咨询问题,请联系寅森企服在线客服。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010。
特别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1091218940@qq.com
本页标题: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2022年数据大盘点,2020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留言通道
发送成功之后,我们会尽快回复您!
Online 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