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本文主要内容。本文旨在向北京企业介绍专精特新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以便其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并作出相应决策。请细心阅读以下内容。
1、专精特新发展环境
支持政策频出, 专精特新 迈入加速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也由劳动密集型领域向知识密集型领域转变。2011 年 9 月,工信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首次提出将专精特新发展作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此后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从战略设计、基础设施、人才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养体系进行了不断完善。总体来看,我国专精特新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战略布局阶段(2011-2016 年)、初步实施阶段(2016-2019 年)、加速发展阶段(2019 年至今)。战略布局阶段重在概念厘清和专精特新实施途径的部署,2013 年起在工信部的主导下在全国试点并逐步推广;伴随着 2016 年工信部牵头 专精特新 企业培育认定体系和培育机制的落地,专精特新正式进入初步细化实施阶段,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9 年以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计划正式实施、政治局会议将 专精特新 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 专精特新 迈入加速发展阶段。2022 年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的三个层次,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更为清晰的刻画,同时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在国家整体战略基础上陆续出台相关金融财政、融资支持及便捷化服务等支持政策,并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 专精特新 发展重点。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相配合的背景下,国内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持续提质扩容,截至 2022 年底,工信部共分四批次公示了 8997 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已近乎达成 2025 年培育 1 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
制造业大而不强,专精特新企业成 强链补链 生力军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国际贸易环境不断恶化,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供应链体系重构,各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风险逐渐显现。我国自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以来,制造业生产水平和影响力均大幅提升,但在医疗器械、电子通信、集成电路、核心工业软件、高端材料、精密设备等重点领域仍需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 卡脖子 问题普遍存在且呈现产业链上下游共生发展生态不完善、专业技术、高端人才储备不足、区域产业链同质竞争严重等现象,亟待推进基础应用研究,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完成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制造业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具有体量小、决策层级少、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快、固定资本投资转向更为灵活等特点。一方面凭借自身专业性在产业链细分领域精耕细作从而更快实现创新技术突破,并产生创新正反馈,发挥强链补链的关键作用。例如,现阶段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超四成填补国际或国内空白,超五成应用于关键领域补短板,强链补链效应显著;另一方面,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与大型企业分工合作、错位竞争,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发展,有利于塑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共生的产业组织形态,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综上,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产业扶持,激励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重点攻坚,突破现有产业链供应链 卡脖子 环节,将成为我国制造业强链补链、打造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
新兴技术应用成为撬动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点
现阶段, 专精特新 企业数字化装备占比、信息系统覆盖率和设备联网率均具有较高提升空间,企业内部 数据孤岛 的现象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产经营承压,制约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AI、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VR/AR 等技术快速迭代演进,帮助人类生产效率进一步飞跃,从而有望打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桎梏。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新兴技术打通人与人的在线连接、设备之间的计算存储、上下游供应链与交易等环节,带来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连接条件的不断改善, 端 - 边 - 云 - 网 - 智 的一体化新 IT 架构革命则在全量连接基础上带来智能化升级,迅捷、高效、智能的数字化连接帮助企业重新整合产业链、改造生产流程、升级供应链,降低生产、仓储等物流成本,从而提升生产运营效率。例如,专精特新企业华纬科技通过搭建全流程业务管理体系实现了业务经营效益和组织管理质量的提升,生产效率、能源利用率分别提高 20%、10%,运营成本、产品不良品率降低 20%;
另一方面,以元宇宙、AR/VR 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可通过数字手段实现虚实结合,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开拓新的商业领域。如在工业领域,依托 VR/AR 技术打造的虚拟工厂通过虚拟化建模,实现工厂的数字化仿真、优化、管理和控制,在设计、制造、运营等方面打造全价值链体系。例如,专精特新企业瑞芯微电子和鸿泰光电科技分别利用虚拟工厂技术实现了芯片设计和显示屏的数字化设计及制造。
2、专精特新的含义
“专精特新”,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缩写。其中,「专」指专业化与专项技术,企业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中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精」指精细化,企业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特」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具有行业或区域的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的特点;「新」指自主创新与模式创新。企业满足其中任意一项,即可申报专精特新。
3、专精特新企业有什么特点?重点发展哪些领域?
专精特新企业普遍规模不大,但都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在细分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具备一定话语权。
专精特新企业一般精耕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和电力装备十大领域。
综上所述,关于北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回顾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分享文章,如果您需要办理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或者想更多咨询问题,请联系寅森企服在线客服。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010。
特别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1091218940@qq.com
本页标题:北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回顾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分享,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留言通道
发送成功之后,我们会尽快回复您!
Online 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