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精特新申报,是小编关注的重点。通过北京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发布的最新数据我们了解到截至2023年4月底,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认定6031家,占北京市中小企业比例约为2%。累计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占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的11.0%。
一、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概况
截至2023年4月底,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认定6031家,占北京市中小企业比例约为2%。累计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占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的11.0%。
二、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画像与技术
(一)从业人员
截至2023年2月底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从业人员总数已达528675人,同比增长0.2%。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平均从业人员数89人/每家,全市中小企业平均人员数9人/家。
(二)技术创新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在专利布局方面,截至2023年3月底企业累计授权专利总数233533件,环比增长2.4%,占北京市全市中小企业授权专利数的31.6%。企业平均授权专利43件/家,其中累计授权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127483件、22695件、83355件,三项占比分别为54.6%、9.7%、35.7%。与2023年2月相比,授权发明专利位列前三位的区域仍为海淀区、朝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软件著作权方面,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累计所获软件著作权203691件,环比增长0.9%,平均所获软件著作权38件/家,大幅领先北京市中小企业所获软件著作权数11件/家的平均水平。
三、北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1.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荐采取敞口申报,全年开放,季度认定的方式,每季度首日0:00-末日24:00为一个申报周期。经公告认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按工商注册属地原则自愿登录培育平台,参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标准(附件3)和资料清单模板(附件4),根据所在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发布的自荐通知和资料清单要求,如实填报并提交企业相关信息、上传对应佐证材料。
2.区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申报、评审、实地抽查和推荐工作,在次季度首月的十个工作日内,向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交评审结论和符合认定标准的推荐企业名单。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核验、公示、公告后,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期内,区级主管部门对本区企业的申诉信息进行答疑。
3.研发费用直通车条件认定标准。《实施细则》规定,企业近两年研发费用总额均值在1000万元以上可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直通车的条件之一。拟通过此项直通车条件申报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需提供两个会计年度(2021年-2022年)的财务审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等,实际年限不足2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现对中介机构条件、研发费用内容等认定标准做进一步明确要求。
(1)中介机构条件。出具财务审计报告或研发专项审计报告的中介机构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①具备独立执业资格,成立三年以上,近三年内无不良记录。
②承担认定工作当年的注册会计师或税务师人数占职工全年月平均人数的比例不低于30%,全年月平均在职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上。
③中介机构负有诚信及合规义务,在审核过程发现中介机构存在为被审计企业编造或伪造事由,出具虚假或不实的审计报告等违法违规情形的,我局将把问题线索移送相关监管部门依法处理。
(2)研发费用内容。经具有上述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财务审计报告中列示研发费用的,提供相应会计年(2021年和2022年)的财务审计报告;未列示研发费用的,需提供经具有上述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包括以下几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专项审计报告、国高新认定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或依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中研发费用有关要求制定的专项审计报告;财务审计报告中已列示研发费用,但另提供上述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的,可优先采用专项审计报告。
综上所述,关于北京专精特新申报,截止4月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认定6031家文章,如果您需要办理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或者想更多咨询问题,请联系寅森企服在线客服。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010。
特别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1091218940@qq.com
本页标题:北京专精特新申报,截止4月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认定6031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上市企业
留言通道
发送成功之后,我们会尽快回复您!
Online 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