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审计的定义与认知
15年前,说到数据化审计,可能觉得很高大上,离审计人员很遥远。15年后的今天,数据化审计已然是审计人员安身立命的技能、是风险探索的工具、是审计智慧的延伸、是审计进行价值创造的基础。
正如201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所指出的要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需要我们在审计理念、审计方法上不断创新。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
对数据化审计的认知差异
“数据化审计”,简单五个字,内部审计条线的同事都不陌生。
但从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看,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数据化审计,内审人员并不是都统一了认识。
不同的内审人,有的觉得数据化审计无所不能的,感觉是要“为梦想而窒息”;有的觉得数据化审计只是用来炫酷的,实际没啥用;有的觉得数据化审计是IT人员的事情,和业务人员也没啥关系;还有的认为数据化审计就是IT部门搭舞台,审计人员展现。
对数据化审计认知,涉及到数据化审计的定位、数据化审计的实施模式、数据审计的作用等等。由于认知差异的存在,每个审计人员对这5个字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审计人对“数据化”审计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不正确的,即使是在正确的群体中,认知高度和认知深度的差异也很大。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根据“百度学术”的数据,对“数据化审计”,从1990年开始就有了相关研究,2016年达到最热,至今约11,900篇相关论文。如下图所示(横轴年份、纵轴论文数):
结合统计图的峰值,还可以初步看出,当外部风险风险越大时(2008年金融危机、2016的去杠杆),数据化审计的研究越热门。
也就是说,对“数据化审计”,作为内审人,你悟或者不悟,她就在那里,不偏不倚。
数据化审计的定义
个人认为,只有对数据化审计具有清晰和统一的认识,内审人才能在正确的路径走下去,发挥数据化审计的巨大作用。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使接受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结合如上的这些理解和剖析,不妨给“数据化审计”下一个定义。
我认为,数据化审计是一个系统过程,其基于系统论和内部数据治理工作,以组织内部全面经营管理相关的内外部数据和信息为基础,以信息系统平台、数据分析软件为支撑,融合非现场数据分析、现场检查和审计质量控制要求,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抽取、聚合、转化、提炼和存储,持续进行深层次分析、挖掘、验证、展现与共享,促进审计质效有效提升,实现审计价值创造。
数据化审计是一个系统过程,也就离不开多学科的知识支持。它不是个单一的学科,而是博大精深,涉及很多门学科的知识。
上述便是为您整理的“数据化审计的定义与认知”,想了解更多关于审计的相关资讯,直接拨打→010←获得一对一服务咨询服务。如果这样还不够,不如尝试扫码关注寅森企服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1091218940@qq.com
本页标题:数据化审计的定义与认知,数据化审计的定义与认知论文
留言通道
发送成功之后,我们会尽快回复您!
Online 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