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是干嘛的?经济效益审计流程怎么操作?如今,很多企业在经营发展期间都非常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在企业经营期间就需注重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加以改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而这,就涉及到经济效益审计地开展。那么,企业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是什么,其审计流程是怎样的?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1、审查企业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协助审计主管拟订审计计划或方案 2、负责完成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单项业务的审计工作
3、按照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案,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为企业运营提供增长服务 4、审查财务收支项目、费用开支与报销等工作 5、审查发票、凭证、账册、报表的真实性以及其填制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制度的要求
6、检查、复核审计证据,做出单项审计评价意见
7、针对所有涉及的审计事项,编写内部审计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8、进行企业保密工作,按规定使用所获取的财务资料
一般来说,有关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其审计流程主要按照如下步骤来进行:
1、审计准备阶段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首先要进行审计准备,此阶段的工作内容为:(1)确定具体审计事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2)组织审计小组,指定审计人员,并由专人负责,通过组内成员的合理分工和协调配合,承担具体工作;(3)拟定经济效益审计实施方案,以为审计工作开展做好相关准备。在该步骤,审计人员同时需对相关行业的市场动态、各种可能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发生变化的信息等予以关注。
2、审计实施阶段
该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有:(1)下达审计通知书。它是审计机构通知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的一种书面文件,也是审计小组进驻被审单位执行审计任务的依据;(2)审计人员入场。与被审计单位相关责任人取得联系,告知他们审计目的、内容以及需协助的事项等等;(3)进行初步调查,以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业务和内部控制制度等情况;(4)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制度及相关资料、经济活动等进行审查,收集审计证据,并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
3、审计终结阶段
审计终结阶段是经济效益审计的最后一个阶段。此阶段应做好以下工作:(1)撰写和出具审计报告。通常,审计报告内容应包含背景资料、审计结论、论证结论的证据、改进的建议及措施等内容;(2)将审计资料归档。审计小组应将各种有关审计文件进行整理,建立审计文件档案,妥善保管。(3)监督审计结论和决定的执行。即检查和监督被审单位对审计结论和决定的执行过程及其结果。
以上是关于“审计是干嘛的?经济效益审计流程怎么操作”的全部介绍,如果有需要办理审计,或者对本文介绍的审计的内容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寅森企服在线客服。
特别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1091218940@qq.com
本页标题:审计是干嘛的经济效益审计流程怎么操作,审计经济效益指标
留言通道
发送成功之后,我们会尽快回复您!
Online 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