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由投稿人为大家解答递延税款(递延税款借项属于非流动资产吗)这个热门资讯。递延税款(递延税款借项属于非流动资产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会遇到一个很不好理解的知识点,那就是递延所得税。而且,企业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递延所得税的问题也是无法躲避。
既然不能躲避,我们就需要迎难而上!
递延所得税的通俗解释,就是由于会计和税法的核算差异,导致企业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出现了差异,为了解决这个差异递延所得税应运而生。
递延所得税可以分为相对的两个部分,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也是说,递延所得税即可能是正数也是可能是负数。
具体来说,是正数的情况下,意味着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大于通过会计利润计算出来的金额;如果是负数,意味着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小于通过会计利润计算出来的金额。
当然,具体是正数还是负数,就需要看企业的实际情况了!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企业向税务机关预付了一部分钱。等到企业符合条件了,就可以用提前已经预付的钱,来抵扣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具体金额和企业适用的税率有直接的关系。当然,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时候,也是假设企业可以获得足够多的利润来抵消掉这部分“预付税款”。
如果企业运气不好,没能长期运营下去就“挂了”,那么他们预付的税款只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做贡献了!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相对的概念,我们需要放在一起进行理解。
递延所得税负债就是企业企业应交未交的税款。当企业存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时候,就是说企业存在欠税务局钱的情况,但是这个钱企业不能一直欠着。当时间成熟了,企业肯定还是需要上交国家。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具体金额等于当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变动额乘以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造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出现的罪魁祸首,就是“权责发生制原则”。你说“权责发生制原则”招谁惹谁了,这不是无辜躺枪吗?
其实,“权责发生制原则”还真不是无辜躺枪。企业会计核算的时候,适用的规则是“权责发生制原则”,但是企业在计算税款时,税法可不认会计的权责发生制。
税法更加看重现实,发生了就可以计算进来,还没有发生的事,不管将会发生的概率有多大,税法一律不认。在这样的情况下,递延所得税不得不被推到舞台的中心,进行解围。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罪过还真不小!当然,我们只要理解了递延所得税形成的根本原因,我们就能很好的理解这个概念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虎说财税
最近在准备考会计类考试,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词语比较难理解,书上的解释一大推,看完,头上一个大圈圈。于是我就找各种资料,为了想知道这个词的含义,哎,对于我这个非专业人员来说,要考一个证,太难呀。
我今天来说一说这两个词: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两个词为难了我很久,现在终于基本初步搞懂了。
递延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就表示延期确认的企业所得税,假如一个会计事项将来会让企业少交企业所得的,那么就称作递延所得税资产;假如一个会计事项将来会让企业多交企业所得的,就称作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如1:如果2018年亏损50万,税法规定这个亏损可以在未来5年内弥补,如果在2019年弥补亏损50万元,那么2019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就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也可以减少,在2018年就要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为50万*25%(看自身企业适用的税率),在2019年弥补时,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相互冲销。
例如2:对于固定资产,新政策出台,500万以下的设备器具都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在所得税前扣除。这只是税法这么规定,但是会计上还是要分期折旧入成本费用。那么就存在税会差异,开始,税法上全部入费用,会计上计入费用小于税法。当期就要调增费用,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少交税,这时要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是后期每年都有折旧,会计上费用大于税法规定的费用,这时就要调减费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每年调增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
总结:如果一个会计事项今年汇算清缴时调增或调减了。未来是需要做相反操作的,需要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
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大家都见多了,资本公积就很少见,特别对于刚做会计工作的人来讲,就更不知道是什么了。今天我带大家学习一下。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两个会计科目,是资产负债表里的重要内容。然而,很多人却一见到递延所得税就两眼犯晕,直呼复杂与难理解。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老师总结下来有两个原因:
第一,递延所得税,是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的集中体现!
第二,递延所得税,是企业会计核算原则的集中体现!
所以想要理解递延所得税,既要掌握会计准则,还得对税法有深刻的理解。难怪这么多财务小伙伴都被它给难住。没关系,今天老师邀请了高小吉说会计平台主编——高小吉,和大家讲讲什么是递延所得税。
产生递延所得税原因:是初始计量时,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税务基础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后期核算时每期计入费用或者成本的金额不一致导致,这样导致会计上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和税务上计算的应纳税的所得额有差异,为了调整两者之间的差异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这两个科目,但这种差异只是暂时的,到最后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又都成为0或者一个相同的金额。
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例:期末时资产账面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多缴税 后期少交税。
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理解:期末资产的账面<计税基础,
1. 说明当期的账面资产折旧或者摊销>税务,因此当期的会计利润<税务利润,所以会 计上的所得税费用就<应纳税额,递延所得税资产与所得税费用在相同方向,多交税,得出: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说明未来计税基础比账面可以多抵扣,未来少交税,即后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贷方(与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相同方向,冲减该科目)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递延税款(递延税款借项属于非流动资产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特别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1091218940@qq.com
本页标题:递延税款(递延税款借项属于非流动资产吗)
留言通道
发送成功之后,我们会尽快回复您!
Online Consulting